算法新闻

由算法主导的世纪真的来了吗

由算法主导的世纪真的来了吗

无论是从生物学家还是从计算机专家的研究成果来看,所有的哺乳动物和鸟类,都是由同样的算法所掌控。而当计算机的算法达到人类的算法,算法就将主导未来的世界。其实,现在,许多计算机算法已经超过了人类。那些之前被认为是最复杂最难控制的情感都可能通过算法来实现,人工智能时代就真正到来了。

人工智能已开始介入人们的生活,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社会化媒体、VR/AR等各个领域的技术,都处于一个爆发临界点上。

上世纪80年代,电脑还是非常昂贵的宝贝,那个时候,条件好的单位才有能力购买一台,价格一二万元,而一个人的月工资才60-70元,这么贵重的东西自然要好好对待,得为它专门装修一间有空调隔音隔尘房子,有专人看管,专人操作。其实那时候的电脑笨重得很,功能也很单一,许多单位最多只用来打打字,这样又配专房又配专人的待遇,让许多人对电脑羡慕不服气,哼,一台打字的机器也值得这么待见吗?

那个时候,人工智能似乎还在遥不可及的天边。可就是在这短短的二三十年间,电脑像日用品一样走进千家万户,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2016年以来,一系列人工智能大事件使人们意识到奇点将至。阿尔法狗战胜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九段,人工智能真的来了,不再只是电影中的场景,而是现实世界里正在上演的又一轮产业变革。

如今,人工智能已开始介入人们的生活,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社会化媒体、VR/AR等各个领域的技术,都处于一个爆发临界点上,每一次技术上的进步都让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不断提前。

就在日前举行的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产业创新大会,工信部负责人表示,全球范围内围绕争夺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制高点的竞争已经展开,中国在数据保有量、应用场景、计算资源和软件开发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

生命科学家近几十年间已经证实,情感并不是只能用来写诗谱曲的神秘精神现象,而是所有哺乳动物生存与繁衍至为关键的生物算法

如果你认为人工智能只能完成高超的逻辑思考,而不会理解人类的情感情绪,包括喜、怒、哀、乐、爱、恨、贪、痴,那就错了。事实上,越来越精准的图像、声音和面部识别系统均能让计算机更好地探查人的情感状态。在很多专业的图像领域,计算机视觉识别已经达到、甚至部分超过人类的识别水准,例如,字符识别、二维码识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在识别效率方面,计算机远远地超过了人类。

那么,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我们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新锐历史系教授尤瓦尔·赫拉利在他的《未来简史》一书认为,21世纪将是由算法主导的世纪。

所谓算法,指的就是进行计算、解决问题、做出决定的一套有条理的步骤,算法不是单指某次计算,而是计算机采用的方法。

以往人们认为,计算机最难解决的就是人的情感。凭什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凭什么你认为这部电影好看,而那部电影却是垃圾?凭什么你会对一个陌生人喜欢,甚至一见钟情爱上对方?这些情感的东西,电脑无法计算出来。但是现在也许不一样了,生命科学家近几十年间已经证实,情感并不是只能用来写诗谱曲的神秘精神现象,而是所有哺乳动物生存与繁衍至为关键的生物算法。

物种最大的终极目标是繁衍后代,要把最好的基因传给下一代。只解决生存问题还不够,还有解决繁衍问题,而这取决于概率计算,自然选择出喜好和厌恶的反应,作为评估繁衍机会的快速算法。比如,美丽健康的外表意味着成功繁衍后代的概率高,当一只雌孔雀见到一只羽毛漂亮的雄孔雀时,这个几百万年进化而成的无比强大的算法就开始运作了。并且得出结论, 这是一只非常健康,生育能力强的雄孔雀,有优良的基因,如果与它交配,我的后代也能拥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基因。当然,这个结论并不会用文字或者数字表达出来,而是化成熊熊烈火在体内燃烧,然后付诸行动。这并不是用笔计算出来的,而是一种感觉,或者是一种爱的情感表现。人类也是如此,不单是爱情,绝大部分的决定,包括婚姻、事业、和工作等重要选择,都是由各种进化而成的算法来处理,我们把这些算法称为感觉、情感和欲望。

生物学家认为,欲望只是神经元的某种放电模式而已。随着计算机算法的快速升级换代,只要能刺激人脑的正确位置,就算是爱,愤怒、恐惧等这些复杂的情感感受,也能被创造或者抑制。

这种在脑中植入计算机芯片的做法已在医疗中运用。美国军方最近已经开始实验在人脑中植入芯片,希望能治疗患上创伤后反应刺激障碍的士兵,每当病情即将发作,计算机就预先得到命令,电极就会放出一道微弱的电流,启动程序,使造成抑郁的大脑区域麻痹,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当然,这种方式显然有其伦理限制,但从技术理论上来说,通过计算机算法,就可以在疾病治疗领域大显身手。由此扩展开来,既然可以通过植入芯片治疗反应刺激障碍的士兵,从而消除抑郁的感觉,为什么不可以通过同样方法,控制人的其他喜怒哀乐情感,这样,爱恨情仇不都是可以通过算法来创造和控制的吗?现在的障碍好像不再是技术,而是人情伦理。

计算机的发展有时真的无法想像,也许用不了多少时间,电脑真可达到人类级别的智能,而智能就是力量。

无论是从生物学家还是从计算机专家的研究成果来看,所有的哺乳动物和鸟类,都是由同样的算法所掌控。而当计算机的算法达到人类的算法,算法就将主导未来的世界。其实,现在,许多计算机算法已经超过了人类。那些之前被认为是最复杂最难控制的情感都可能通过算法来实现,人工智能时代就真正到来了。

事实上,如今计算机算法已到了一个很高的阶段。之前,人们将一台电脑与一个婴儿相比,说即使电脑再先进,计算能力再大,也不能像人脑一样,进行模糊算法,甚至比不上一个婴儿,婴儿都能识别人脸,电脑行吗?不过才几年时光,电脑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识别效率方面,计算机远远地超过了人类。

面且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是人们难以预料的,摩尔定律认为全世界的电脑运算能力每两年就翻一倍。有未来学家认为,整个20世纪100年的进步,按照2000年的速度只要20年就能达成——2000年的发展速度是20世纪平均发展速度的5倍。2000年开始只要花14年就能达成整个20世纪一百年的进步,而之后2014年开始只要花7年(2021年),就能达到又一个20世纪一百年的进步。几十年之后,我们每年都能达成好几次相当于整个20世纪的发展,再往后,说不定每个月都能达成一次。所谓科技的日新月异,不再只是一个形容词了。

也许至今为止,人类的大脑是我们所知宇宙中最复杂最无所可比的东西。但是计算机的发展有时真的无法想像,就像古代人无法想像现代人怎么能坐在家中,就可以像到过现场一样看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同步进行的球赛。也许用不了多少时间,电脑真可达到人类级别的智能,而智能就是力量。

就像有科学家所预言的一样,如果说现在1000美元能买到的电脑已经强过了老鼠的智能,并且达到了人脑千分之一的水平。但是,你要想想,1985年的时候,同样的钱只能买到人脑万亿分之一的cps(用来描述运算能力的单位,calculations per second,每秒计算次数),1995年变成了十亿分之一,2005年是百万分之一,而2015年已经是千分之一了。按照这个速度,我们到2025年就能花1000美元买到可以和人脑运算速度抗衡的电脑了。

以下的情景很可能会发生:一个人工智能系统花了几十年时间到达了人类脑残智能的水平,而当这个节点发生的时候,电脑对于世界的感知大概和一个四岁小孩一般;而在这节点后一个小时,电脑立马推导出了统一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物理学理论;而在这之后一个半小时,这个强人工智能变成了超人工智能,智能达到了普通人类的17万倍。

这个级别的超级智能不是我们能够理解的,就像猴子不能理解人类一样。

这种预言也许不是真的疯狂,而是不久将来的现实,一个由算法主导的世纪也许就这样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