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
记者欧阳春艳
2014年,年轻的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写出了被誉为“奇书”的《人类简史》,这本书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和独到的观点,颠覆了人们对人类历史的认知,引发30个国家争相购买版权,并入选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诸多意见领袖的年度书单。今年,他的新著《未来简史》中文版问世,继续聚焦人类未来的命运,他本人也成为受全球关注的学术“网红”。
日前,长江日报记者通过电子邮件专访了尤瓦尔·赫拉利。
曾经的生存课题
现在已经不成为问题
今年41岁的尤瓦尔·赫拉利是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2014年,他写出了被称作奇书的《人类简史》,在历史学之外,他在人类学、生态学、基因学等领域的知识也是信手拈来,根据图书改编的课程上传YOUTUBE后风靡全球,从此这位新锐历史学家一举成名。
在《人类简史》里,尤瓦尔·赫拉利提出了一个具有颠覆性的观点:人类祖先智人之所以能够崛起统治地球,是因为其拥有强大的虚构能力,人类现存的一切——宗教、企业等都是虚构出来的现实,是一种基于想象的共同体。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共同认知,人类才能够有效协作,形成更大规模的全球性连接。
如果说《人类简史》是关于我们从哪里来,那么尤瓦尔·赫拉利2016年写出的《未来简史》就是关于我们人类的未来命运。几千年来,人类面临着三大重要的生存课题——饥荒、瘟疫和战争。尤瓦尔·赫拉利称,这些曾经的生存课题,现在已经不再成为问题。
他认为,如今世界上已经不再有自然造成的饥荒,只有政治造成的饥荒。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就算一个人没了工作、丢了全部家当,也不太可能活活饿死。
医学和科技的发展已经让人类战胜了大部分瘟疫,因为传染病造成人类大规模死亡已是小概率事件。
战争也正在消失。过去人类主要的财富来源是物质资产,比如金矿、麦田、油井,而现在的主要财富来源则是知识。发动战争虽然能抢下油田,却无法霸占知识。因此,随着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战争能带来的获利便会下降。
尤瓦尔·赫拉利由此大胆设想,不知满足的人类下一个努力目标将是——长生不死、幸福快乐和化身为神。
人类有可能获得永久幸福感
赫拉利提出的这三个新议题的实现基础,来源于近年来人工智能和生物基因技术领域获得的成就。
在他看来,今天克服死亡只是技术问题,既然是技术问题就能找到解决方案。如今,硅谷的很多公司使命就是“解决死亡”。
尤瓦尔·赫拉利同时认为,幸福快乐有两大支柱,分别属于心理与生物层面。在心理层面,光是和平繁荣的生活,并不能让我们满意,必须是现实符合期望,才能让我们满足。但从生物层面来说,不管是期望或是幸福感,其实都是由人的生化机制所控制的,而不是由什么经济、社会和政治局势决定的。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人类获得永久幸福感也将成为可能。
那么在21世纪,人类的第三大议题就会是为人类取得非同一般的创造及毁灭能力,将“智人”演化为“神人”。这第三项议题显然会将前两项议题纳入其中,而且也正是由前两项议题所推动。我们希望拥有重新打造身体和心灵的能力,首要目的当然是为了逃避老死和痛苦。
尤瓦尔·赫拉利表示,如果说第一次认知革命是因为智人的DNA起了一点小变化,让人类拥有了虚构的能力,创造了宗教、国家、企业、城市等等概念,使其成为地球的统治者。那么,未来只需要对人类的基因组再多做点改变,人类就能够从智人进化为神人,接触到目前还难以想象的新领域,使神人成为整个星系的主人。而这将是人类的第二次认知革命,也是人类进化的又一个里程碑。
大脑不只一个“自我”
西方社会强调每个人的内心体验都是重要的,应该赋予所有人表达的权利,但尤瓦尔·赫拉利提出,当前人类的“自由意志”正在面临危机。
他说,自由意志基于三个假设:我有一个不可分割的“自我”,用心审视,就能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真实的自我,要倾听它的声音;真实的自我是完全自由,拥有自由意志的;没有人比我自己更了解我自己,必须自己说了算,不能让别人替我做决定。
然而,今天的科学家却告诉我们,这三个假设并不成立。大脑不只有一个“自我”,人是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欲望的。很多实验证明,人的欲望不受意识控制。美军就研发了一种头盔,戴上去就可让你专注于干一件事儿。实际上,计算机算法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比如投票和消费的时候,我们经常犯错,导致自己的利益受损,但是计算机会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因此,赫拉利预测,人工智能强大后,大部分人将失去价值,机器将取代人承担更多的工作,如果说工业革命带来了无产阶级,那么人工智能革命将带来一个新阶层:无用阶层。
按照尤瓦尔·赫拉利的观点,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会变得慢慢放弃决策权。计算机与我们的关系,大概分三步走:第一步,算法相当于我们身边的先知,你有什么问题问它一下,但决策权在你手里。第二步,算法相当于是我们的代理人,它告诉你一个大的方向和原则,它去执行,执行中的一些小的决策,它自己说了算。第三步,算法让你索性什么都听它的。
尤瓦尔·赫拉利认为,还有一种人是不受算法控制的人,他们就是控制算法的精英。算法不能理解这些精英,也不知道他们有什么需求,这些人才是世界的主人,站在算法系统背后,做最重要决策的人。普通人听算法的,算法听他们的。而这些精英,就已经不是普通的“智人”,而是掌控了算法,并通过生物技术战胜了死亡、获得幸福快乐的——“神人”。他们才是未来世界的主宰者,是人类进化而成的新物种。
再次进化,人类将迎来第二次认知革命
记者欧阳春艳
【访谈】
尤瓦尔·赫拉利
“自由意志”是一个空洞概念
读+:你说人类的行为是由多种算法决定的,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实际上没有所谓的“自由意志”?
尤瓦尔·赫拉利:我们的“自由意志”概念是一个神话,就像“灵魂”或“上帝”一样。我们对生物学了解得越多,就越清楚这些概念是空洞的。我们当然渴望各种事物,但我们不会自由地选择我们的欲望,我们无法控制引起这种欲望的神经反应风暴。
关于“自由意志”这个概念有很多困惑。如果“自由意志”指的是自由去做你想做的事——那么,是的,人类有自由意志。但是,如果“自由意志”指的是自由选择你想要的东西——那么,不,人类没有自由意志。如果我想吃冰淇淋,我可以自由地吃它,但是我不能自由地选择不吃冰淇淋。为什么一个人喜欢巧克力冰淇淋,另一个喜欢香草冰淇淋?为什么一个人喜欢古典音乐,另一个喜欢流行音乐呢?我们不会自由地选择这些欲望中的任何一种。只要考虑一下你脑海中浮现的下一个想法。它是从哪里来的?你是否自由地选择去想它,然后你才会想它呢?当然不是。
在现代社会,我们接受教育以满足我们的欲望。事实是,你并不是你的欲望。如果你真的想要了解自己,你应该停止用你的渴望来识别,而只是观察你的思想的流动。你会看到思想、情感和欲望在没有任何命令的情况下出现和消失,就像风向你脸上吹来一样,没有你的任何命令。你不是你的愿望,就像你不是风或太阳一样。你体验过它,但你不控制它,你不拥有它,它不是你。
读+:你在书中提到了“阴和阳”,这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之一,我们是否有可能生活在一个人类与算法和谐共处的文化中?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和算法之间没有本质的矛盾,我们已经使用了几千年的算法,所有的管理系统都是建立在算法的基础上的。事实上,我们的身体和大脑在生化算法的基础上起作用。关键是要让算法为我们服务,而不是被它们奴役。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即使在今天也是如此。想想你的智能手机,它是为你服务,还是告诉你该做什么?
人们将花费更多时间玩虚拟现实游戏
读+:你预测各种算法会将人类挤出就业市场,财富可能集中在极少数拥有全能算法的人手中,那么没有算法的“没用”的人会去哪里?
尤瓦尔·赫拉利:在最坏的情况下,他们会消失。根据更乐观的设想,国家继续以“全民基本收入”这样的计划来支持大众,人们从工作的需要中解放出来,并且可以献身于体育、艺术、冥想,或者任何他们想做的事情。当然,你不能指望所有人在艺术创作或冥想的生活中找到目的和意义。对许多人来说,电脑游戏和虚拟现实将提供一个解决方案。人们将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玩虚拟现实游戏,这将比他们的“真实”生活有趣得多。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已经在虚拟现实中生活了数千年。在过去,我们把这些虚拟现实称为“宗教”。
读+: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的兴起将彻底改变世界,你认为人类可以拯救自己吗?
尤瓦尔·赫拉利:我认为危险是巨大的,但如果人类行动明智,我们就能避免最严重的危险,并从新技术中获得巨大利益。作为一个平行的例子,想想核能。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在核时代的黎明,许多人相信人类没有智慧来避免破坏,而冷战演变成核灾难只是时间问题。事实上,人类成功地应对了核挑战。美国人、苏联人、欧洲人和中国人改变了地缘政治的方式,这一过程已经持续了几千年,冷战结束时几乎没有流血,新的国际主义世界秩序孕育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和平时代。不仅避免了核战争,而且各种各样的战争都在减少。自1945年以来,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因为外部入侵而被彻底抹去,几乎没有国家通过赤裸裸的侵略来重新划定边界。2016年,尽管叙利亚、乌克兰和其他几个热点地区发生了战争,但死于人类暴力的人比死于车祸或自杀的人少。这很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政治和道德成就。
未来人类可能升级成另一种存在形式
读+:未来人类还会是地球的主宰吗?
尤瓦尔·赫拉利:绝对不会了。如果你问50年后,那很难说,但如果是300年,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回答了。300年后,人类将不会是地球上占主导的生命形式——如果那时候人类还存在的话。
从当前技术发展的步伐来看,人类在生态灾难或核灾难中自我毁灭,也并非没有可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我们通过生物工程学、机器学习以及人工智能,将自己升级为一种截然不同的存在形式,或者创造另一种存在形式,取代人类本身。无论如何,两三百年后的地球主宰者和人类的区别,要比我们与尼安德特人、我们与黑猩猩的区别大得多。
读+:人工智能的发展仍然充满不确定性,你为什么如此坚信,300年后人类就不是地球的主宰了呢?
尤瓦尔·赫拉利:不是我高估人工智能,是多数人都倾向于高估人类。要取代大部分人类,人工智能并不用多么有本事。政治和经济体系从人类那里所需要的,其实非常简单。
比如开车,还有诊断疾病。用不了多久,人工智能就会在这些领域超越人类,哪怕它们没有意识,没有情感、感受或超级智能。当代人大多都在做一些界限分明的工作,人工智能很容易就能把我们比下去。
如果回到狩猎采集时代,情况就不同了。你很难造出一个能够匹敌人类的狩猎采集机器人。但造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将出租车司机比下去呢?简单。或者造一个诊断癌症的人工智能医生,将人类医生比下去呢?也简单。
我们所探讨的是,在21世纪,大部分人类都会丧失经济和政治价值,沦为一个庞大的无用阶层。这个“无用”不是他们的母亲或孩子眼中的无用,而是对经济、政治和军事体系的无用。届时,这些体系也没有动力在人类身上花功夫了。
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不是科幻故事
读+:为什么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会感觉有很多科幻小说的色彩?
尤瓦尔·赫拉利:是的,我阅读了非常多的科幻作品,也看了不少科幻电影,我会从中得到灵感,但是我仍然尽力让我的写作更加科学。我很为那些好莱坞式的科幻作品担忧,它们与科学现实之间实在相去甚远。比起斯皮尔伯格,我可能受卡尔·马克思的影响更大。以人工智能为例,在好莱坞电影里,人工智能会发展出意识并且试图操控甚至灭绝人类;而实际上,智力和意识是两回事,现在还没有证据能说明我们可以发展出人造意识。我更加担心的是,很多没有意识的人工智能就可以让数以亿万计的人类丢失工作,一个新的“无用阶级”即将形成。
读+: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你如何在写作时平衡科普著作与学术作品之间的关系?
尤瓦尔·赫拉利:我写这本书,是为了在大众中间引起一些关于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严肃讨论,但大多数人甚至是政界人士依然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我关注了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感到非常失望,讨论总是围绕着传统的话题——贸易和移民等等,完全忽视了21世纪中最大的问题。希拉里和特朗普都说了一大堆关于事业和劳动市场的问题,但没有一个人提到人工智能的崛起和新的无用阶级兴起会造成多大的危险。
为了能让大众看到听到,我以非常简单易懂的方式书写了《未来简史》,用了很多故事、例子甚至是笑话,我希望学校里的青少年也都能看懂。事实上,这本书与年轻一代之间有着直接的相关性,现在二十几岁、十几岁的人们,很可能会活到2080年,甚至是2100年。对他们来说,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不是什么科幻故事,而是实实在在的未来,或者说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