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确定要删除吗?

取消
首页 算法大全 应用模型 分析软件 算法学院数据中心 关于本站
在线咨询
400-820-6981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

大数据及助力科研可视化 像“看电影”一样“看科学”

来源:多彩贵州网   发布时间:2017-05-27

“刚刚大家看到的不是电影,而是天文学家用望远镜收集到的科学数据。”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信息计算主任崔辰州展示着“可以被看见”的“虚拟天文台”大数据。

5月25日,智能制造·第二届数据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2017)举行“科学大数据与可视化”分论坛。通过大数据平台形成可视化的科学数据,这种像“看电影”一样“看科学”的神奇技术,或将能够广泛应用于科研、科普、乃至数据决策领域。

崔辰州介绍,“虚拟天文台”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全球范围内的天文研究资源无缝、透明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数据密集型的网络化天文学研究与科普教育平台。

目前,中国的虚拟天文台已有100多个TB的数据库,通过大数据平台的支撑,可以通过实时可视化的形式利用脚本为大众呈现出“电影”。“全世界已有21个国家成立了虚拟天文台项目。”崔辰州说,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可视化呈现,将推动全世界天文大数据的开放以及天文数据的互操作。目前,中国“虚拟天文台”的科研人员已经实现直接在大数据云平台上展开科研工作。

“通过虚拟天文台,普通人也能在家看到天文科研数据。”更神奇的是,只要在中国虚拟天文台的门户网站申请数据频道,就能访问到许多国内外的优质天文资源。崔辰州介绍,大数据平台系统提供了获取、保存、下载、展示和国内国际数据的融合工具,让公众能够欣赏到天文大数据。

除了天文学之外,大数据可视技术现在还应用到了微生物学、数据决策等科学领域。“通过可视化技术,人们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一些复杂的问题,从而对科学研究和公共决策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