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胜后,谜底揭晓。
4日夜,打遍天下无敌手的“Master”在最后一局对弈前,突然打出字幕,“我就是AlphaGo的黄博士,我将与古力老师下最后一局棋。”至此,真相大白。
解密之后,更多信息得以公布。原来,不少和Master对弈的棋手,早已知道对方是电脑,只不过限于保密协议,不能提前公布。只是目前不知道的是,当他们一个个在电脑前倒下之时,心里的真实想法,究竟是怎样。
中日韩三国围棋界,元老、精英、新锐先后登场。可惜,无论是“第一人”,还是几冠在手者,都无缘一胜。Master唯一的一场平局,还是因为网络掉线造成的。一句玩笑话,看来,打败电脑的,只有靠电脑了。
30秒一步的快棋规则,让超级电脑的计算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不过,如果没有绝对实力的碾压,仅凭这点优势,试问又有谁能有把握挑落各路英豪。
网络上,悲观论调较多,为人脑不敌电脑感到伤悲。长期以来,在人类固有思维格局下,阡陌交错的围棋棋盘,是人类智力优势的最后一方净土。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可以因为“计算能力”的差距不敌电脑。但是,苍茫一片的棋盘下,本该是人类特有的大局观的天下,哪有电脑撒野的份儿?
可惜,人算不敌天算。AlphaGo和李世乭的对弈,已让恐怖的电脑实力初露峥嵘。其时,柯洁等中国年轻棋手尚觉不服,但棋盘之外,莫谈胜负。等到柯洁们人在棋中,真正与电脑对弈,他们才感到了对手的可怕。
更可怕的是什么?与初期的AlphaGo相比,如今的Master已然进步了。更可怕的是,它仍将不断进步……
有人之所以恐慌,是感到了电脑全方位的威胁。觉得不仅在棋盘之上,电脑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在更广阔的空间实现对人类的反超。
可是,真的如此吗?人类真的输了吗?
对于人工智能的问题,罗振宇在跨年直播演讲中,有过一番详细阐述——人工智能不是在复制人类,它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存在。机器和人类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是机器不会疲倦。这导致机器思维和人类思维的一个重大区别。人工智能其实是让世界恢复了原本的复杂性。
下面的话,恐怕将让恐慌者,更为恐慌——人工智能这个词恐怕太自大了。它暗示的意思是,这是我们研发制造并由我们自己控制的工具,错了,人工智能不仅是人的延伸,更是人的替代。
可怕吗?想到自己会被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替代,恐慌吗?
这时候,丰富的想象力恐怕还真能给脆弱者致命一击。但是,这真的没有必要。不错,上面说的是一种可能性,但正因为不确定,才让一切皆有可能。
此时,不妨回眸历史,再续桑麻。
过往,或许我们只能感慨历史的沧桑,感慨时代变迁的力量,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今天,我们所经历的,不也是明日的历史吗?今天,我们为何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
要知道,当下发生的种种,我们不是旁观者,不是路人,我们就是亲身参与者,我们就是历史的创造者。
念及于此,似乎没有什么比这更能激荡人心了。
科幻片中,我们看多了智能机器人的种种,但那只是电影,不是我们的生活。如今,从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势来看,我们似乎在不远的将来就能和机器人共处一室,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原则还真能在现实中落地。当幻想成为现实,当儿时的梦触手可及之时,我们为何要恐慌?难道不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吗?
其实,目前提出的关于人工智能未来的种种,都是不同的揣测。今后,人工智能究竟会如何发展,究竟能发展到什么阶段,所谓的替代人脑到底是怎样一个格局,一切都充满了变数。
正因其不确定,才充满了机遇。在科技迅猛发展的脚步面前,只要不固步自封,人类自然可以找寻机遇。未来社会究竟会是怎样?这将极大考验我们这代人的想象力。想象力面前,不要轻言胜负。我们当为有幸身在其中,参与其中,而感到自豪。一切,走着瞧!